|
|
|
浅议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时间:2025-02-06 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是什么?大的方面讲是“稳定发展、稳定和谐、稳定民生、稳定民心”。要做到这四个“稳定”,显然还需要用“稳经济、稳市场、稳物价、稳生产、稳就业、稳消费”等具体的“反映”去支撑,乃至稳民心。否则,你就是把经济社会繁荣说得“天花乱坠”,都经不起“人心”的揣测和社会上哪怕是一点很小的“动荡”甚至是一点“风吹草动”的考验。 只关注GDP之类的“数字游戏、数字兴奋”,只捣鼓“高大上、花里胡哨”,一旦因为经济问题出现点社会“动荡”,甚至“停发工资、停运公交”乃至“停水停电、停项目停基建”,马上就会暴露你“假大空、吹牛皮”的真实情况。这都是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问题。 应当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矛盾叠加期、结构转换期、疲软负重期、要素升级替代期”特征还较为明显。时值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需要对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进行一个清醒的反思和考量。不然,进入新时期新发展的历史阶段,就有可能在大方向、主渠道上犯“盲目、盲从、盲干”的错误。所谓“盲目”就是找不准找不到经济发展的方向路径;所谓“盲从”就是发展经济“瞎跟风”,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所谓“盲干”就是“瞎干”,浪费财力及资源、低效率甚至负效率干。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下,“交的学费、吃的亏”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大帐”,且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 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首先还是反映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建设方面。“有钱了,什么都好说话”。发展的方向路径对了才会“有钱了”。经济发展千头万绪、千孔万面,也有“千条线、一根针”的特征,因此,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向、路径、模式及结构正确不正确、健康不健康?不是一个一般性考量的问题,而是一个“特殊性、专业性、专门性”考量的问题。但是,纵观横比,反映在“面上的、机理上的”东西也完全能够窥见一斑。经济结构为什么需要转型?无论是环境、资源的原因也好,还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原因也好,当然还包括市场供需因素,但根本上都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含金量”问题。金无足赤但都在炼“高含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如同资本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也有“计划”是一样,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鲜为强悍,这不是我们的“弱项”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资本主义制度下总统被“金主”调控,同样要追逐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我们的“政策调控”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追求“含金量”。但是受“政绩观、事业观”扭曲、错位的影响,我们发展经济、繁荣经济所追求的“含金量”在有些地方却出现了“缩水、兑水”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其经济发展或受资源、环境及区位的局限,或其发展模式、结构本身就存在较大问题,在“比、学、赶、超”的大氛围里,只好玩弄“数字游戏”,只好“掺假兑水、自吹自擂”。虽然从表面上看“鼓足了势气、鼓足了干劲”,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其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其经济承载力的实际层面,仅仅是听起来“财力十足”、用起来甚至“手无缚鸡之力”。“行政长官”经常暗自担心的是“下个月工资怎么办?”“公交运营补贴怎么办?”甚至是“城市公用水电费怎么办?”。进入新年度中央又提出要过紧日子,其原因或许就有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不高的担忧。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需要长期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但我们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其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过“宽松、宽裕”日子。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在今后发展经济、繁荣经济的“赛道上”,既要敢于“领跑、闯跑”,又要善于清醒地反思、考量一下自身经济发展繁荣的“含金量”到底是多少。 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其次就是反映在一个地方的社会建设及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的幸福指数上。“工厂冒着烟、产品销得掉、就业有岗位、消费有工资、看病有医保、养老有依靠”,这里面既有经济建设,又有社会建设,但环环相扣相连、循环闭合一圈,就是良性的“社会建设”,就能够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的幸福指数。这个“循环圈”里的每一个支撑点,都是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支撑财力的“钱”是含金量,支撑人民群众幸福的“设施、设备”更是“含金量”。一些地方财政上有“钱”,毋庸置疑也确实是自己挣了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绝大部分,但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设施、设备”不健全,需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包括社会治安问题、人民群众的正常合理的生产生活诉求问题、公平正义及执法执纪问题,乃至社会建设大环境里的“市场诚信、净化问题”“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以及“政风行风评议问题”等等,这都是“含金量”,是标标准准的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问题。仍以消费为例,不增加就业,或就业没有保障;不增加收入,或收入没有保障,加之再受大环境影响,一个家庭的“存量财富”在不断缩水,即便老百姓手里存了几个钱,你让他去消费,乃至通过相应的手段刺激他去消费,他也不大可能放心、放开手脚去消费的。老百姓手里有几个钱都不敢花、不愿花,你能说他有多高的幸福指数吗?你能说“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高”吗?新年伊始,也是旧历年末岁首,是地方各级“两会”的召开阶段,福建省长在报告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工作成效如何?不能自说自话、涂脂抹粉,好还是不好,要请群众来评价,让群众来打分。你财力“雄厚”了建“楼堂馆所”人民群众不反对,但是人民群众“当务之急,当下急盼、急需”的应办之事没有办好,你能捂住广大百姓的嘴吗?“请群众来评价,让群众来打分”,人民群众会给你“高分、满分”吗?人民群众给了你“低分”,你却拔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含金量”,即便以此拉升了你从政为民追求的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一定角度上说就是民意、民生、民心的“满意度”。当你满嘴“高大上”时,要小心老百姓背脸弊嘴。当你满嘴“绝美好”时,要小心老百姓斜眼翻嘴。当你满嘴“全能多”时,要小心老百姓瞪眼闭嘴。 综上,特别是对一些好“假大空、吹牛皮”的地方来说,还是要多多关心、关注“工厂里的产品能不能销掉?”“市场里的商品能不能卖掉?”“财政的支撑力和往年比是强了还是弱了?”“土地财政、转移支付的风险是大了还是小了?”“就业岗位是多了还是少了?”“市场上产品物价是高了还是低了?”等等,这些情况不弄明白,还东一斧头西一榔头“瞎干猛干、乱侃乱吹”,值得吗?坊间曾有过不大准确的“小结”,但却能发人深省:“工厂产品销不掉不叫繁荣稳定、市场商品卖不掉不叫繁荣稳定、就业问题不解决不叫繁荣稳定、老百姓钱袋子不进账不叫繁荣稳定、群众合理诉求不解决不叫繁荣稳定。”不仅发人深省,更是震耳发聩、催人觉醒。 “稳定发展、稳定和谐、稳定民生、稳定民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体现。要提高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不单单是个发展经济的问题,也不单单是个“社会建设”的问题,这里面还包括“文化、风尚;人心、民心;初心、忠心”,处理不好这些关系,要想卓有成效提高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还真有点难度,甚至难上加难。在此,也呼吁广大工作战斗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一线的仁人志士,在新时期新征程中,能够回过头来理智反思、考量一下自己从政、主政一方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含金量”,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为新时期新篇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